直接作用式減壓閥與先導式減壓閥對比分為活塞式和膜片式兩種,先了解其結構原理:先導式減壓閥由主閥和導閥兩大部分組成,通過下游壓力感應管(即反饋銅管)感應下游壓力并平衡控制彈簧的力。通過調節導閥的開度來控制下游壓力。流經導閥的控制壓力與導閥的開度成比例,但因主閥與導閥之間的大杠桿比例關系結構設計,確保了減壓閥終的比例帶非常小,因此下游壓力就非常穩定了。
先導式減壓閥通過改變節流面積,讓管道系統中的流速及流體的動能發生改變,產生不同程度的壓力損失之后,達到管道內部減壓的目的,通過細致控制和調節,讓閥門內部壓力的波動與彈簧力達到一種平衡,終使得管道中的閥后壓力保持在一定的誤差范圍內恒定。先導式減壓閥運用液壓工作原理來實現控制。先導式減壓閥作為一個局部壓力變化調整和節流的元件,通過調節進口壓力,將其降低至某一設定的出口壓力范圍內,然后憑借介質本身的能量,讓出口壓力自動保持穩定的閥門。
二、直接作用式減壓閥與先導式減壓閥對比工作原理
膜片式減壓閥工作原理: 隨著蒸汽流出主閥,下游壓力上升,并由內置壓力反饋管將出口壓力反饋作用在導閥隔膜的下部,該作用力平衡了導閥隔膜上部的彈簧作用力,使導閥逐漸節流關閉,從而維持主閥隔膜室內的壓力,控制主閥的開度,輸送適量的蒸汽,維持下游穩定的壓力。
當下游壓力上升時,反饋壓力增大,導閥關閉,控制壓力由控制孔釋放,使主閥緊密關閉。本系列減壓閥屬于先導活塞式減壓閥。由主閥和導閥兩部分組成。主閥主要由閥座、主閥盤、活塞、彈簧等零件組成。導閥主要由閥座、閥瓣、膜片、彈簧、調節彈簧等零件組成。通過調節調節彈簧壓力設定出口壓力、利用膜片傳感出口壓力變化,通過導閥啟閉驅動活塞調節主閥節流部位過流面積的大小,實現減壓穩壓功能。下游任何的負載變化或壓力的波動,都會反饋在導閥隔膜的下方,從而調節主閥的開度,確保下游壓力的穩定。
活塞式減壓閥工作原理:
由主閥和導閥兩大部分組成,通過下游壓力感應管(即反饋導管下游壓力并平衡控制彈簧的力。通過調節導閥的開度來控制下游壓力。流經導閥的控制壓力與導閥的開度成比例,但因主閥與導閥之間的大杠桿比例關系結構設計,確保了減壓閥終的比例帶非常小,因此下游壓力就非常穩定了。
當蒸汽進來后,首入導閥腔,因為減壓閥已經設定好壓力,因此導閥膜片已經受到了調節彈簧向下的預設定作用力,導閥已經打開,當蒸汽進入導閥腔后,直接就進入到活塞上方的腔體,推動活塞向下運動,將主閥打開,此時蒸汽進入到減壓閥出口端。出口端的部分蒸汽通過反饋導管進入到導閥膜片的下方,給膜片一個向上的作用力,這個作用力與彈簧力共同決定導閥的開度,這開度決定了減壓閥出口的壓力,出口壓力反過來決定著主閥的開度,主閥開度的調整可以控制進汽的流量,如此循環,這種根據設定壓力自行調節的先導式減壓閥,可以確保二次壓力始終穩定。
直接作用式減壓閥的工作原理
A、直接作用式減壓閥在啟動時,壓力調節彈簧處于放松狀態。主閥閥芯在上游壓力和回復彈簧的作用下與閥座接觸,處于關閉狀態。順時針旋轉調節手輪向下運動,壓緊調節彈簧和波紋管以設定下游壓力。向下的力作用在頂桿上,使主閥打開。蒸汽經過主閥到達下游管道和波紋管下方。當下游壓力升高時,壓力作用在波紋管下方以平衡調節彈簧的力,在到達設定壓力時關閉主閥。閥門運行時,通過調節閥芯以控制壓力穩定。為了關閉閥門,波紋管下方必須有壓力積聚。這時需要的下游壓力要比蒸汽流動時的設定壓力高。
隨著負荷的降低,下游壓力會增加,當閥門關閉時,下游壓力。壓力隨著負荷的變化意味著下游壓力只有在某一負荷時才等于設定壓力。實際的壓力與設定點的偏差是比例式的,隨著負荷增加而增加,這個偏差通常稱為”比例帶”。這比例帶造成了二次壓力隨著入口壓力的變化而產生梯度變化,往往出現跳躍性的變化。
直接作用式 因為用來關閉閥門的全部壓力包括作用在波紋管下方的下游壓力,作用在主閥底部的上游壓力,以及回復彈簧產生的部分壓力。因此為了設定下游壓力,控制彈簧的壓力必須大于減壓后壓力和進口壓力以及回復彈簧的力。任何進口壓力的變化都會改變作用在主閥上的力,進而改變下游壓力,所以壓力不穩定。這時只能通過能調節壓力的零件—彈簧的彈力來推動主閥動作,從而達到調整壓力的目的。因為彈簧力=彈性系數*壓縮量,所以彈簧力量是有限的,而減壓閥的開度由彈簧的伸縮量來決定。
直接作用波紋管減壓閥內部采用雙波紋管結構,體積小,安裝方便,在穩定的負載條件下能精確控制壓力;經濟的價格使BRV系列減壓閥成為先導式或活塞式減壓閥外另外一種選擇;的結構設計和全不銹鋼元件更耐用也更適用于多種的工業用途.主要由調節彈簧、膜片、活塞、閥座、閥瓣等零件組成。利用膜片直接傳感下游壓力驅動閥瓣,控制閥瓣開度完成減壓穩壓功能。直接作用式減壓閥在城市建筑、高層建筑的冷熱供水系統中,可取代常規分區水管,節省設備。也可在通常的冷熱水管網中,起減壓穩壓作用。直接作用式減壓閥調壓、穩壓動作平穩,適用于水和非腐蝕性液體介質的管路。
三、直接作用式減壓閥與先導式減壓閥對比怎樣保證壓力穩定性和靈敏度
壓力穩定性和對閥后壓力反應的敏感性取決于活塞腔或膜片室與導閥口徑及開度的比例,比例越大,穩定性越好,但靈敏性越差,反之亦然。
所以生產廠商在減壓閥設計時,需要對兩種因素做綜合考慮,取得穩定性和靈敏性的平衡點,比例不能過大或過小。比例過大會造成反應遲鈍,掉壓,不能及時恢復;比例過小會造成壓力在小范圍內頻繁跳動,從而造成內部零部件磨損加劇,導致減壓閥壽命縮短。所以,廠家在生產研發減壓閥時,必須同時兼顧穩定性和靈敏性這兩個要求。目前設計比較完善的減壓閥,都已經完*了這些問題。但是出于對現場工況和對二次壓力的要求考慮,有些廠家選擇膜片式,有些廠家選擇活塞式。所述進口通道與出口通道之間連接有外接管道,所述外接管道上依次設有針型閥、三通閥、先導閥,所述針型閥連通進口通道,所述先導閥連通出口通道,所述三通閥連通上腔室,所述先導閥常開設置,并通過取壓管連接出口通道。其優點在于與現有常規減壓閥相比,采用外接管道進行減壓控制,不受主閥大小限制,使得結構更加簡單,降低成本,而且保證減壓穩定,使用壽長。
四、直接作用式減壓閥與先導式減壓閥對比的優缺點:
1、先導式減壓閥優點:
A. 只需要少量的蒸汽流經導閥就可以推動活塞或膜片,進而*打開主閥。因此,流量變化較大時,控制壓力的變化很小。下游壓力隨蒸汽的負荷變化很小,通常從全開到全關的偏差小于0.03 bar。
盡管,上游壓力的增大會增加作用在主閥閥芯上的力,但同樣的壓力增大會作用在活塞上方或膜片下方,進而平衡閥芯上的作用力。這樣,不管上游壓力如何波動,下游壓力都可以精確控制并且穩定。
B. 可以承受上游壓力的變化。
C、閥門壽命很長。
2、先導式減壓閥缺點: 相比直接作用式的,價格較高,體積較。
3、直接作用式減壓閥優點:
A. 價格便宜、體積小。B. 可實現較大的壓降比。
4、直接作用式減壓閥缺點:
A.比例帶是上游壓力的30% - 40% ,因此,若入口壓力不穩定,下游設定壓力偏差很大。
B. 寬的比例帶意味著只有在下游壓力降低很多時才能達到大流量。也就是說減壓后的壓力隨流量的變化而變化,無法實現對下游壓力的精確控制。
C. 閥門壽命短,調節彈簧易斷裂。
綜上所述,如何正確的選擇合適的減壓閥來滿足實際工況使用,并降低系統的運行和維護成本,對用戶不僅具經濟效益,也是工廠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保證。用戶的正確選擇對供熱系統的更好運行將會有更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