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介紹SY42AX煤礦水管路減壓閥應用案例,現在介紹蒸汽鍋爐汽水分離器設計規范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爐用汽水分離器,具體的說是一種汽水分離器。一種汽水分離器,包括殼體和過濾器,其中還包括依次設置在殼體內、過濾器后方的水分離器和蒸汽干燥器,其中殼體的殼壁由同軸套裝在一起的均設有若干出水口的外筒和內筒組成;過濾器通過圓周邊具有弧形孔的固定板固定在外筒的進汽口一端;水分離器由__形的水分離板I和半圓形的水分離板II構成,其中水分離板I鄰近所述過濾器,其兩個弧形邊與內筒配合,水分離板II鄰近所述蒸汽干燥器,并位于殼體中軸線其圓周邊與內筒配合;所述蒸汽干燥器由兩塊孔板和置于其間的不銹鋼網構成。本實用新型汽水分離器,產生的蒸汽含水量少。制造工藝簡單、成本降低。
蒸汽鍋爐汽水分離器設計規范背景技術:
汽水分離器是蒸汽鍋爐的重要部件。汽水分離器的任務就是利用離心力和沖擊力將飽和蒸汽中帶的水有效的分離出來,提高蒸汽的干燥度,避免蒸汽管道系統中出現生銹、水錘等現象,保證鍋爐運行的可靠性。目前的汽水分離器結構主要包括筒體、進汽管和分離裝置,分離裝置安裝在進汽管的出汽端。使用時,帶有水的飽和蒸汽從進汽管一端進入,并從另一出汽端排出,此時帶有水的飽和蒸汽通過設置在進汽管端部的分離裝置后產生旋流,旋流產生離心力使汽和水進行分離,干燥的蒸汽向上從筒體頂部出汽口排出,水向下從筒體底部排水口排出。雖然這種方式也能對蒸汽和水進行分離,但是由于整體結構和構件設計不合理,分離效果差,使分離后的蒸汽中還是含有一定的水分,無法保證蒸汽的干燥度,無法保證鍋爐運行的可靠性。
蒸汽鍋爐汽水分離器設計規范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擬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成本低且分離效果好的汽水分離器,能夠有效保證蒸汽的干燥度,保證鍋爐運行的可靠性。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汽水分離器,包括筒體、進汽管和分離裝置,還包括多孔板和擋板,所述筒體頂部中間位置開設有一出汽口,所述筒體底部中間位置開設有一排水口,所述筒體側面靠近底部位置開設有一安裝孔,所述安裝孔中安裝有一伸入筒體內部的進汽管,所述進汽管的形狀為L形,所述進汽管的一端伸出所述筒體外,另一端開口豎直向上布置,所述進汽管上位于所述筒體內部的開口端上固定有一分離裝置,所述分離裝置包括中心軸和離心葉片,所述中心軸上沿其圓周一圈均勻的固定有傾斜布置的離心葉片,所述筒體內壁上沿其圓周一圈固定有多孔板,所述多孔板與所述筒體內壁之間構成一空腔,所述多孔板中間固定有一擋板,所述擋板與所述多孔板相垂直,所述擋板位于所述分離裝置的正上方,所述多孔板頂端面到所述擋板的垂直距離小于等于所述多孔板底端面到所述擋板的垂直距離。
作為優選,所述多孔板頂端面到所述擋板的垂直距離與所述多孔板底端面到所述擋板的垂直距離之比為5∶7。作為優選,所述離心葉片的數量為6~10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效成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成本低,使用時,含有水的飽和蒸汽通過進汽管到達分離裝置處,此時含有水的飽和蒸汽在離心葉片的作用下產生旋流,再由旋流產生離心力,從而將蒸汽與水進行初步分離,同時初步分離出來的蒸汽與水又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位于擋板下方的多孔板上進行碰撞,其中部分水和蒸汽中還殘余的水在碰撞多孔板時破碎并汽化,大大提高蒸汽的干燥度,此時干燥的蒸汽在轉折方向后通過擋板上方的多孔板排出,并通過筒體頂部的出汽口排出,剩余的水則匯集到筒體底部,并通過排水口排出。其中添設了多孔板和擋板,并對多孔板和擋板的位置布置進行了設計,同時對分離裝置結構本身以及對分離裝置、進汽管、多孔板和擋板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進行了設計,改變了整個結構的布置,從而使其能夠對蒸汽和水實現兩次分離,大大提高分離效果,能夠有效保證蒸汽的干燥度,保證鍋爐運行的可靠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成本低且分離效果好的特點,能夠有效保證蒸汽的干燥度,保證鍋爐運行的可靠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筒體,2-進汽管,3-分離裝置,4-多孔板,5-擋板,6-出汽口,7-排水口,8-中心軸,9-離心葉片,10-空腔。
蒸汽鍋爐汽水分離器設計規范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研究蒸汽發生設備如工業鍋爐、余熱鍋爐和汽化冷卻裝置等水的汽化和循環過程表明, 水經過受熱面加熱后以汽水混合物的形式進入汽包, 欲將蒸汽用于生產和生活,必須在其內部設置一套完善的汽水分離裝置, 把蒸汽中的水份完善而有效地分離出來,以提高蒸汽的品質, 保證設備運行的可靠性, 并滿足用戶的要求。大部分工業的煤爐、余熱鍋爐亦采用以上六種中的兩種組合, 效果亦不太好, 加之爐水品質不良, 操作不當: ( 例如經常高水位) , 蒸汽帶水嚴重, 過熱器二次蒸發, 水垢沉積, 造成過熱器燒壞而爆管的事故, 在中小型工業鍋爐房中是屢見不鮮的, 因此,良好的汽水分離裝置對于保護鍋爐設備, 提高運行的可靠性有直接關系。
較大容量的工業鍋爐也有選用旋風子一一多孔板式的, 其分離效果較其它形式的略好一些, 但旋風子不但結構復雜, 制造、安裝困難, 而且流動阻力較大( 約1 0k P a ) , 這對于循環回路阻力大, 要求汽水分離裝置阻力盡可能小的汽化冷卻裝置也是不適宜的。
況且旋風子的分離效率與其入口流速有密切關系, 流速高分離效果好, 阻力也大。當流速低時分離效果明顯下降。
入口流速與設備負荷有關, 要求控制一定的流速范圍, 以達到較高的汽水分離效率, 這對負荷多變的工業鍋爐與余熱利用裝置來說是辦不到的。
綜上所述, 在汽水分離裝置設計中, 因地制宜, 考慮多方面因素, 優選汽水分離裝置的方案, 對于確保設備安全經濟地運行,有重要的意義。下面兩種汽水分離裝置具有一定的*性, 但在實際生產中尚未得到廣泛的應用, 特此供大家研究討論、指正。由于汽水分離裝置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 汽水分離裝置的設計應滿足以下幾條原則性的要求, 因地制宜, 優選設計。
1、應能有效地避免汽包蒸發面和汽空間的局部負荷增高, 使蒸汽均勻地穿出水面, 而不致帶水。
2、能夠有效地消除由上升管進入汽包的汽水混合物的動能, 緩和汽水混合物對水面的沖擊使蒸汽中水滴大部分分離出來。
3、使汽水混合物經過多折、急轉的流動路徑, 充分利用離心力、慣性力的作用,將汽、水分離開來。
4、及時、順利地將分離下來的水排走,以免造成二次攜帶。
5、創造大量的水膜表面積, 以粘附更多的水滴, 提高汽水分離的效果。
6 有利于系統水循環工況的進行, 要求汽水分離裝置本身具有較小的阻力, 以盡可能降低循環回路的阻力。
7、汽水分離裝置應結構簡單、耐用,便于制造、安裝和檢修。
8、對負荷變化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當負荷波動較大時, 對汽水分離的效果影響不大。
蒸汽鍋爐汽水分離器設計規范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水分離器,包括筒體1、進汽管2和分離裝置3,還包括多孔板4和擋板5,筒體1頂部中間位置開設有一出汽口6,筒體1底部中間位置開設有一排水口7,筒體1側面靠近底部位置開設有一安裝孔,安裝孔中安裝有一伸入筒體1內部的進汽管2,進汽管2的形狀為L形,進汽管2的一端伸出筒體1外,另一端開口豎直向上布置,進汽管2上位于筒體1內部的開口端上固定有一分離裝置3,分離裝置3包括中心軸8和離心葉片9,中心軸8上沿其圓周一圈均勻的固定有傾斜布置的離心葉片9,筒體1內壁上沿其圓周一圈固定有多孔板4,多孔板4與筒體1內壁之間構成一空腔10,多孔板4中間固定有一擋板5,擋板5與多孔板4相垂直,擋板5位于分離裝置3的正上方,多孔板4頂端面到擋板5的垂直距離小于等于多孔板4底端面到擋板5的垂直距離,多孔板4頂端面到擋板5的垂直距離與多孔板4底端面到擋板5的垂直距離之比為5∶7,離心葉片9的數量為6~10片。
上海申弘閥門有限公司主營閥門有:蒸汽減壓閥,減壓閥(氣體減壓閥,可調式減壓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成本低,使用時,含有水的飽和蒸汽通過進汽管2到達分離裝置3處,此時含有水的飽和蒸汽在離心葉片9的作用下產生旋流,再由旋流產生離心力,從而將蒸汽與水進行初步分離,同時初步分離出來的蒸汽與水又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到位于擋板5下方的多孔板4上進行碰撞,其中部分水和蒸汽中還殘余的水在碰撞多孔板4時破碎并汽化,大大提高蒸汽的干燥度,此時干燥的蒸汽在轉折方向后通過擋板5上方的多孔板4排出,并通過筒體1頂部的出汽口6排出,剩余的水則匯集到筒體1底部,并通過排水口7排出。其中添設了多孔板4和擋板5,并對多孔板4和擋板5的位置布置進行了設計,同時對分離裝置3結構本身以及對分離裝置3、進汽管2、多孔板4和擋板5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進行了設計,改變了整個結構的布置,從而使其能夠對蒸汽和水實現兩次分離,大大提高分離效果,能夠有效保證蒸汽的干燥度,保證鍋爐運行的可靠性。
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4、蒸汽鍋爐汽水分離器設計規范處置:產品可再循環。處理得當不會引起生態問題。它的設計、制造水平對于核電廠的運行安全性及經濟性具有重大影響。一種汽水分離器,其組成包括:筒身(2),所述的筒身上端連接上封頭(3),所述的筒身下端連接下封頭(4),所述的上封頭連接蒸汽出口接管(5),所述的下封頭連接疏水出口接管(6),所述的筒身兩側各連接偏心切向斜插管作為介質入口接管(7),所述的筒身內下部通過支板(1)裝有擾流裝置(8)。本發明用于汽水分離器。與本文相關的論文:自力式煤氣調壓閥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