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減壓閥組設計制作減壓閥的結構分類 常規減壓閥組設計制作 常規電動減壓閥組設計制作 減壓閥
減壓閥按結構形式可分為薄膜式、彈簧薄膜式、活塞式、杠桿式和波紋管式;按閥座數目可人為單座式和雙座式;按閥瓣的位置不同可分為正作用式和反作用式。減壓閥組是許多系統管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通過調節減壓閥組中的減壓閥來改變減壓效果。減壓閥組在系統管路中除了主要的減壓作用外還需要控制介質的流通、過濾介質、保證介質壓力不會超過后端設備的承受范圍。本發明針對現有減壓閥組存在體積大、重量重、密封不牢靠、安裝維護繁瑣等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模塊化減壓閥組,在保證減壓閥組原有功能不減少的情況下實現小型化、輕量化、安裝便捷化、密封更可靠。
常規模塊化減壓閥組設計制作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模塊化減壓閥組,包括管道主體,管道主體內自入口端向出口端依次開設有水平流道、豎向流道、第二水平流道、第二豎向流道、第三水平流道、第三豎向流道和第四水平流道,豎向流道內設置有入口截止組件,第二水平流道上連接有入口壓力表,第二豎向流道內設置有減壓組件,第三水平流道上自流向依次連接有泄放組件和出口壓力表,第三豎向流道內設置有出口截止組件。
現有減壓閥組將各個閥門串聯起來使得流道相通,本發明所述模塊化減壓閥組將常規減壓閥組所需要的功能流道進行整合。將流道整合避開了法蘭面,提高了減壓模塊安裝和后期維護的便捷性,同時避開了法蘭可以保證減壓模塊的密封性。沒有法蘭之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小型化和輕量化。
模塊化減壓閥組在不需要增加外部設備的情況下,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安裝方式,在直通和直角之間任意切換安裝方式。常規的減壓閥組只能增加相應地閥門來完成這點。
優選地,入口截止組件與豎向流道、出口截止組件與第三豎向流道、減壓組件與第二豎向流道、泄放組件與第三水平流道本體之間均采用螺紋連接,均采用墊片密封。本發明模塊化減壓閥組件中實現主要減壓功能的是減壓組件與流道本體共同實現的,管道本體入口處壓力增加時,減壓組件的壓降增加,管道本體入口處壓力減小時,減壓組件的壓降減小,所以減壓閥組件可以保持出口處壓力始終為設定的壓力值。
模塊化減壓閥組安裝完成投入使用之后,輸入介質壓力發生變化,可以直接更換減壓模塊的減壓組件實現減壓模塊的減壓效果的改變。常規減壓閥組則需要更換減壓閥來實現減壓效果的變化。
優選地,靠近管道主體入口端的水平流道上螺紋連接有入口接頭,靠近管道主體的出口端的第四水平流道上螺紋連接有出口接頭。
現有的減壓閥組在其中某一個閥門出現問題之后需要拆開兩邊的連接法蘭維修。而本發明所述的模塊化減壓閥組可以直接將功能組件拆下,換上新的功能組件進行使用,原先拆下的功能組件進行維修。減壓模塊節約了維護時間,也降低了維護難度。優選地,水平流道內、位于水平流道與豎向流道連接處豎向設置有濾筒,進入水平流道的介質經濾筒進入豎向流道。
常規模塊化減壓閥組設計制作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介質經過入口接頭進入模塊化減壓閥組之后,入口截止組件開啟,介質流入減壓組件;減壓組件對介質作用,使介質壓力滿足設定壓力;介質流經泄放組件,如果介質壓力超過泄放組件的壓力,泄放組件工作,多余介質排出,沒有超過泄放組件設定的壓力則不工作;介質后經過出口截止組件,流出減壓模塊。
如圖1,現有減壓閥組是將已經加工好單個閥門串聯起來實現功能;模塊化減壓閥組是將一個整體的塊,在塊上加工流道然后裝配零件,終實現功能。串聯幾個閥門之后會造成常規減壓閥組體積大、重量重、密封不牢靠。現有的減壓閥組重量較重,在安裝的時候有難度。在使用過程中如果有一個閥門損壞需要更換時需要拆兩個連接法蘭,將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
1,直接作用薄膜式減壓閥工作原理
出口側壓力增加,薄膜向上運動,閥開度減小,流速增加,壓降則增大,閥后壓力減小,出口側壓下降。薄膜向下運動,閥開度增大,流速減小,壓降減少,閥后壓增大。閥后的出口壓力始終保持由整定調節螺釘整定的恒壓
2,先導活塞式減壓閥工作原理
擰動調節螺釘,頂開導閥閥瓣,介質從進口側進入活塞上方,由于活塞面積大于主閥瓣面積,推動活塞向下移動,使主閥打開,有閥后壓力平衡調節彈簧的壓力改變導閥的開度,從而改變活塞上方的壓力,控制主閥瓣的開度,使閥后的壓力保持恒定
3,先導薄膜式減壓閥工作原理
當調節彈簧處于自由狀態時,主閥和導閥都是關閉的。順時針轉動手輪時,導閥膜片向下頂開導閥,介質經過導閥流至主膜片上方,從而推動主閥,使主閥開啟,介質流向出口,同時進入導閥膜片的下方,出口壓力上升至與所調彈簧力保持平衡。如出口壓力增高,導閥膜片則向上移動,導閥開度減小。同時進入主膜片下方介質流量減小,壓力下降,出口壓力降低達到新的平衡,反之亦然
4,組合式減壓閥 工作原理
減壓閥由主閥,導閥、截止閥組成。當調節彈簧處于自由狀態時,主閥和導閥呈關閉狀態。擰動調節螺釘,由介質推開導閥,同時進入主閥橡膠薄膜腔室1與調節彈簧的壓力保持平衡,進入主閥橡膠薄膜腔室2,使橡膠膜片向上,主閥打開,介質流向出口(此時截止閥打開,保持腔室2一定的壓力)。出口介質再反饋至橡膠薄膜上方腔室3和導閥下方腔室4 當出口壓力增高時,導閥的膜片上移,導閥開度減少,使腔室1的介質壓力下降,同時腔室2壓力下降,主閥橡膠薄膜下移,主閥的開度減小,出口壓力下降,達到新的平衡;反之亦然
5,杠桿式減壓閥工作原理
這時通過杠桿上的重錘平衡壓力的減壓閥。其動作原理:當杠桿處于自由狀態時,雙閥座的閥瓣和閥座處于關閉狀態。在進口壓力作用下,向上推開閥瓣,出口端形成壓力,通過杠桿上的平衡重錘,調整重要傳達到所需出口壓力。當出口壓力超過給定壓力時,由于介質壓力作用于上閥座上的力比作用于下閥座上的力大,形成一定壓差,使閥瓣向下移動,減小節流面積,出口壓力亦隨之下降,達到新的平衡減壓。
減壓閥是采用控制閥體內的啟閉件的開度來調節介質的流量,將介質的壓力降低,同時借助閥后壓力的作用調節啟閉件的開度,使閥后壓力保持在一定范圍內,并在閥體內或閥后噴入冷卻水,將介質的溫度降低,這種閥門稱為減壓減溫閥。該閥的特點,是在進口壓力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出口聽壓力和溫度值在一定的范圍內。減壓閥廣泛用于高層建筑、城市給水管網水壓過高的區域、礦井及其他場合,以保證給水系統中各用水點獲得適當的服務水壓和流量。鑒于水的漏失率和浪費程度幾乎同給水系統的水壓大小成正比,因此減壓閥具有改善系統運行工況和潛在節水作用,據統計其節水效果約為30%。
減壓閥的構造類型很多,以往常見的有薄膜式、內彈簧活塞式等。減壓閥的基本作用原理是靠閥內流道對水流的局部阻力降低水壓,水壓降的范圍由連接閥瓣的薄膜或活塞兩側的進出口水壓差自動調節。近年來又出現一些新型減壓閥,如定比式減壓閥。定比減壓原理是利用閥體中浮動活塞的水壓比控制,進出口端減壓比與進出口側活塞面積比成反比。這種減壓閥工作平穩無振動;閥體內無彈簧,故無彈簧銹蝕、金屬疲勞失效之慮;密封性能良好不滲漏,因而既減動壓(水流動時)又減靜壓(流量為0時);特別是在減壓的同時不影響水流量。
減壓閥通常有DN50~DN100等多種規格,閥前、后的工作壓力分別為<1MPa和0.1~0.5MPa,調壓范圍誤差為±5%~10%。